您当前位置:中国菏泽网  >  鄄城县  > 正文

厚重无声伴流年
——鄄城老艺人郑杰的瓦当砖塑艺术情结

作者: 任金生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1-08-13 10:12

“瓦当滴水有两千来块,样式有五六百,砖塑二百多块,陶器八十多块,从汉代到当代,各个时期的都有……”前不久,在鄄城瓦当砖塑艺术馆,发起人郑杰指着一块块他收藏的旧物件告诉笔者。在他收集的上千余件当中,挑了800多件不同图案的精品,用专门的陈列架一 一展示。

“这些物件有瓦当、滴水、陶器和砖塑,大多数都是靠从房屋拆迁废墟、牲畜圈内、厕所、垃圾堆里等地‘捡’回来的,没少费了心思。”指着架上的旧物件,郑杰介绍说,“常见的有双狮、为人民服务、寓意福气,还有寿桃、梅花鹿、祥云,再精致一些的,有二龙戏珠、龙凤呈祥等。”笔者看到,历经岁月的磨砺,这些物件的棱角大多已不同程度风化,可图案、文字却基本清晰可见。

与郑杰近两年所收藏的当代物件相比,那些旧物件更具古老韵味。“当代的现代元素较浓厚,大多数都是仿制品,图案也很粗糙,一张虎脸、一朵牡丹就能独当一面。而那些明清时期的旧物件,造型精巧,图案细致,图案、文字相得益彰。”

“陈设出来的物件是我近几年收藏中的精品。”郑杰郑重其事地说,“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为了记录民俗文化,作了大量的民俗摄影工作,后来发现了瓦当,起初仅仅是喜欢而已,后来逐步热爱,再后来变得痴迷起来。郑杰说,只要听说哪里有拆迁,他都会骑着摩托车赶去。每次到废墟,他都带着吃的喝的,渴了饿了就地充饥。后来,随着业务量的增加,摩托车改成了电动三轮,每天早出晚归,跑遍了鄄城所有的村庄。

瓦当砖塑艺术路上,沟沟坎坎,有创业的艰辛和劳顿,有成功的欣喜和快慰,郑杰正用生命书写人生脚本,用执着传承民俗记忆,他的瓦当砖塑艺术馆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厚重无声、妙趣无穷。文/图 通讯员 任金生

责任编辑:
分享到:
中共菏泽市委网信办主管 菏泽日报社主办|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:鲁新闻办[2004]20号 | 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证:37120180017
网站备案号:鲁ICP备09012531号 | 鲁公网安备 37172902372011号
Copyright© 2004-2012 heze.cn All rights reserved.中国菏泽网